Search

有傳媒報道以色列新一輪感染當中,有打針和冇打針各佔一半。不少朋友隨即疑問:這是否代表疫苗無效?這其實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有傳媒報道以色列新一輪感染當中,有打針和冇打針各佔一半。不少朋友隨即疑問:這是否代表疫苗無效?這其實是個初中程度的數學錯誤來的:只要你認真想想,有時候感染人數當中有打針和冇打針各佔一半,恰恰證明疫苗有效。

支針有冇用,係應該以有打針而中招的人數除以有打針的總人數,再比較冇打針而中招的人數除以冇打針的總人數。以色列已有超過八成成年人有打針,即係有打針那一邊的分母遠遠大過冇打針那一邊。兩邊中招人數一樣,即兩邊分子一樣。除出來,打針後中招的機會細很多。

學術一點講,這叫「基本比率謬誤」(Base Rate Fallacy)。例如這個世界講大話的人多數都是慣用右手,純粹因為這個世界大多數人本身都是慣用右手。你要知道慣用右手和慣用左手的人誰更常講大話,不能單看數目,要看比例。這種錯誤在香港傳媒很常見,曾經有傳媒好像發現新大陸一樣說沙田和觀塘的單身人口全港最多⋯⋯其實十八區入面沙田和觀塘的總人口本來就最多。

至於所謂「以色列新一輪感染」,本身也要誤導性。未打針之前以色列曾經一日一萬宗,後來跌到接近零,現在回升到每日一百宗左右。這個所謂的「新一輪感染」的數字之低,同樣恰恰證明疫苗有效。相對於感染者當中有打針和冇打針的比例,這時我們又應該看實數。

最後,我們除了看量,還要看質。有打針但仍然中招的人,病情比冇打針的輕很多,這也很重要。如果我們可以控制到病情,數目上又不擴散,那麼即使每日有少量感染個案,也一樣可以正常生活。

傳媒報道的標題從數字上沒有錯,但卻沒有說出重點,甚至產生誤解。一個負責任的傳媒,起標題時應該把重點說清,還是更介意能不能呃你click入去睇,是網絡時代的一個大問題。

(右圖來源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ermalink.php?story_fbid=317041106744202&id=100053149454347

------
註:有些數據解讀的問題,真係講完又講,口水都乾。詳見: https://www.liberals.academy/courses/7c4d51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時事評論員
View all posts